宁乡市流沙河镇乡村振兴规划(2021-2025)

项目地点 /Location: 湖南省宁乡市流沙河镇

面积 /Area: 140.63平方公里

完成时间 /Completion: 2021年12月

委托编制单位 /Client: 宁乡市流沙河镇人民政府

获奖情况 /Awards: 长沙市21个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乡镇规划评比一等奖、2022年湖南省优秀国土空间规划设计和案例一等奖

项目类型:村庄规划

项目简介:

一、研究背景

流沙河镇是宁乡花猪发源地,是“原种源、原产地、原生态”的花猪生态养殖镇,是宁乡花猪百亿产业的核心产区,作为长沙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市建设的试点乡镇之一,开展全镇域乡村振兴规划与建设,为全省探索一条适合产业特色类乡镇的振兴之路、富民之路。

二、规划构思

以发展壮大花猪产业为抓手,保护生态本底,提升人居环境,补齐公共设施和完善基础设施服务,壮大集体经济和提高村民收入,丰富精神文明,开展乡风活动,提升基层自治能力和效应,实现乡村振兴,建设“花猪之源,千年福乡”。

三、规划内容

(一)产业兴旺,繁荣流沙;

画圆“一轮明月”,立足花猪特色,构建“三中心、三基地、一片区”产业基地,年出栏花猪20万头。建立上下游产业链、培育农旅特色项目、塑造中国花猪源头品牌、搭建网络营销平台五大路径壮大花猪产业。

点亮“满天星斗”,推动产村联动,划定四大乡村振兴发展单元,做实做好特色精品产业,提升关联产业融合效益规模,助力村民增产增收。

(二)生态宜居,精致流沙;

一是生产空间与生态空间融合,开展花猪适宜性评价,科学布局产业空间。二是打造三级生活圈,建设5分钟邻里生活圈,15分钟振兴单元生活圈,30分钟镇域生活圈,补齐公共设施。三是增质提效“七张网”,道路新建10公里,提质55公里,推进建设水、电、气等基础设施。四是“菜单式”指导美丽村庄建设,对美丽庭院、公共空间、道路景观、产业空间提出指引,建成55个美丽屋场,2800个美丽庭院。

(三)乡风文明,尚文流沙;

一是传承利用文化,党建、四大千年、红色文化融入景观环境建设。二是富裕精神文化,建设罘罳峰德孝文化园,评选孝子孝媳、孝亲敬老优秀学生等乡风文明活动,新建一批儿童之家、戏台、广场等文化惠民工程。

(四)治理有效,善治流沙;

一是坚持党建引领,构建乡村党建联盟体系。二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,五治融合。政治聚民心,法治保久安,德治育文明,自治夯基础,智治强动能。三是增强乡村治理效能,建立积分制“美德银行”,在社会治安、公益美德、乡村建设及家庭积分4个重点内容,制定详实积分评定细则。

(五)生活富裕,幸福流沙;

一是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,“政府引导+协会指导+合作社主导+企业投资+农户参与”的模式,八大资金渠道助力乡村振兴。二是凝才聚智,发挥三大主体作用,培养五类人才,吸引四股人才,壮大人才队伍。

四、规划特色

(一)打破行政壁垒,划定乡村振兴发展单元  

以“核心带动”“强强联手”“项目带动”方式,按照“产业联动、抱团发展、设施共享、连片示范”原则将全镇划分为4个乡村振兴发展单元,利于设施共建共享,产业效益最大化。

(二)激活文化资源,以特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

千年文化赋能特色产业,改建闲置的瓦子坪中学,打造花猪文化展示、千年御膳,千年米酒、砂锅及花鼓戏台融合为一体的“千年印象”文化体验中心。文化景观赋能宜居生活,党建、四大千年、红色文化融入景观环境建设。文化设施赋能乡风文明,建设罘罳峰德孝文化园、儿童之家、戏台、文化广场等公共设施,巩固乡村文化阵地,为乡村振兴“凝心铸魂”。

  • 连点成片,打造美丽宜居村庄集中示范片

美丽宜居村庄规划选点布局上注重相邻相连、串点成线、连线成片,形成良好集聚效应。重点打造乡村振兴美丽宜居村庄楚江示范片,融合荷花、草皮、蔬菜、鱼苗、小水果、青饲料等特色种养产业,连线连片打造风景优美、产业聚集、功能优化的美丽宜居村庄样板。

(四)陪伴式服务,乡村振兴“1+8+1”的推进路径

项目团队提供了1个乡村振兴总体规划,8个专项行动方案和1个供村民使用的行动手册,建立规划师、景观工程师、建筑师联合的乡村规划师团队,签订5年服务周期,为流沙河乡村振兴实施进行美丽宜居村庄设计、产业项目实施以及现场施工指导,做好政府、企业和村民的沟通桥梁,有序推进实施乡村振兴。

五、实施情况

(一)规划指导“花猪小镇”项目落地。花猪小镇以“村合作社+本土三家企业联合”村企合作模式,建成花猪小镇农庄、花猪文化广场、特色农产品供应站、花猪小镇电商、民宿五大板块,于今年十月正式运营,预计实现接待全国游客50万人次。

(二)指导建设了21个美丽宜居村庄,打造楚江宜居村庄连片示范样板,11个村(社区)获评湖南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。

(三)长沙市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乡镇规划比选中荣获一等奖。承办了宁乡市级多场乡村振兴现场会,得到了众多乡镇的称赞与学习。

返回列表 》